龙的由来
2021-08-24
浏览次数:82
五千年前,黄帝统一万氏部落,定都有熊(今新郑)后,中华民族以什么为"图腾"成为了一大难题,因为每一个部落都有他自己的图腾(如有的部落以蛇为“图腾”,有的部落以鱼为“图腾”等)。
多数将领都提出,沿用黄帝有熊部落的“熊图腾”为中华民族的“图腾”。黄帝不同意,怕伤及各个氏族部落的感情。他最后提出:以熊头为首、马嘴蛇身、以鱼鳞护体、以鹰爪为蛇爪、鹿角为蛇角、以狮尾为蛇尾等。将各个部落的“图腾”组合在一起,拢总起来,故谐音为“龙”。这就是中华民族“龙”的来历。
各族部落首领对“龙图腾“也非常满意,因为每个部落都能从”龙图腾“里找到自己的影子,所以都非常团结地拥护黄帝成就了一番大事业。直到现在,“龙图腾”依然是中华民族富有凝聚力的一种象征。
黄帝在当时有这种精神着实令人钦佩,因为在氏族社会,“图腾”相当于现在的国旗、国徽,他能舍弃自己部落的“图腾”,并将各个部落的“图腾”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“图腾”,显示了黄帝大公无私的超前智慧!(上一篇楚熊三闾)(下一篇:朝秦暮楚的传说)